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0631-5993469
联系报名咨询专线:8:00-17:00
-->

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2019年度质量报告

2020-01-17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编制和发布 2019 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101 号)及山东省教育厅要求,结合威海市教育局有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的填写报送要求,经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现将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是1998年6 月经威海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的民办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基础建设面积2.05万平方米,拥有3座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学校着落于威海经济开发区渤海路101号,北沿海滨路直抵威海港,南临飞机场、高速公路交通枢纽,东临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环境清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出入便捷。

(二)学生情况

近年来,我校办学能力逐步提升,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专业特色鲜明,学生技能成绩突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办学内涵丰富,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2018年,学校招生人数167人,在校生777人。其中,男生433人,占总数的55.73%,女生344人,占总数的44.28%,少数民族4人。2019年,招生189人,比上一年上升22人。18-19学年度共流失21人,巩固率为98%。2018年毕业生数223人,2019毕业生数346人。

表1:2019年学生数数据及与2018年相比的变化及巩固率情况

 项    目

2018-2019学年

2017-2018学年

变化数及变化率

招生专业数

7

6

1(+16.67%)

入学学生数

189

167

22(+14%)

二年级学生数

165

246

-81(-33%)

三年级学生数

248

364

-116(-32%)

在校总学生数

602

777

-175(-23%)

毕业生数

346

223

123(+56%) 

 

(三)教师队伍

2019年,学校通过公开招考、聘任和多渠道培养培训等措施,逐步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学校共有教职工60人,生师之比为15:1。其中专任教师41人(文化课教师13人、专业课教师28人)工勤人员3人,行政人员13人,校外兼职教师3人。现有专业教师中,从事原来所学专业教学的25 人,通过转型后从事现专业教学的3人;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 19.5%;兼职教师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7.3%;参加过市级以上培训的专业教师有32人次:省级培训5人,国家级培训1人。专业教师具有3年以上企业实践经历的1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 34.1%;专业教师每2年参加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3个月有 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19.5%。专业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人数2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8.8%;专任教师硕士学历人数2人,占教师比例5%。与上一年相比教师队伍比较稳定。

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2018-2019教师情况对比表

年份

2018

2019


教师类型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教师数量

41

6

41

3


双师型教师

8

0

8

0


本科学历

27

2

20

3


研究生学历

2

0

2

0


生师比

14:1

15:1








(四)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印刷实训基地、计算机平面设计实训基地(内含素描实训室、影视制作实训室、广告设计实训室、形象设计实训室)各一个。专业实训室8个,其中餐厅服务实训室、客房服务实训室、茶艺服务实训室、农机实训室和电子商务实训室各一个,形体实训室3个,5个电脑机房,还有阅览室1个。电脑机房拥有台式电脑200台,电脑桌椅200套,投影仪21台,投影幕21张;形体室有定制镜子、地板和把杆;阅览室有纸质图书1万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8504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4个;生均纸质图书16.7册。与上一年的数据相比有所减少。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多年来,学校一贯坚持“修德励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从服务国家需要、社会愿望的角度出发,始终把“品行是最高学历”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严格落实德智体美各项教学内容,积极采用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创办社会认可、百姓满意的教育,逐步形成了“文明、守纪、求真、创新”的校风和“以爱治校 以德育人”的教风和“勤奋、上进”的学风。经学校培养的学生法治观念明确,爱国爱党思想鲜明,俭朴、勤奋、踏实、忠诚、感恩等道德品行突出,受到社会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近两年在校的学生,文化课、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毕业率均达到了100%,学生体能素质较之上一年度,略有提高,测评合格率达81.3%,需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能锻炼。

(二)在校体验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严格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足思政课程学时,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另外通过每天收看新闻联播、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班规班约、寝室公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形式,提升学生政治思想觉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力度,在突出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强化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以“修德励技、知行合一”为校训,强调立德树人,以教育改变学生,细化学校内部管理,努力实现制度约束人,制度促进人,制度造就人的新局面。校园内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文化长廊,让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努力营造一个整洁文明又显露学校个性的育人环境。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校党支部为引领,密切属地办事处的关系,深入属地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使公益活动成为学生品行培养的载体,为学生搭建德育实践平台,真正地将爱心播撒到行为中。让学生走出课堂,多参加社会实践和交往活动,开展内务比赛、模拟面试、市场调研、我为父母做件事等活动,使学生从课堂上被动接受教育转变到在社会实践中主动接受教育,亲身感受身边的现实生活,从中认识问题、明白事理、受到教育,增强责任感,促进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学生自发组织、自愿选择、老师监管的模势组建并适时调整选修课俱乐部,在上一学年原有选修课科目的基础上,新增开设象棋、烘焙、音乐表演等多科目社团科目,社团科目合计达到十九个,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特长,释放学习压力、培养全面素质。

(三)资助情况

对于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对符合减免学费条件的学生全面减免,对可以享受助学金的学生通过考核推荐均按最高标准发放。与之同时,为了确保国家的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学生科通过班级公告栏、校园广播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助学政策,通过家长有效监控学生助学金的使用,防止学生把助学金挪作他用。2019年对学生资助情况见表2。

表2:2019年春季、秋季在籍学生资助情况

时间

在校生

人数

助学金

人数

免学费

人数

残疾人数

春季学期

777

42

777

4

秋季学期

602

34

602

6

 

(四)就业质量

自办学之日起,学校就密切关注国内的经济运行态势,牢固把握产业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国家的产业调整政策,认真分析社会需求和未来就业方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方向,切实做到面向社会办学,以需求定教学、以方向选内容,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社会的紧需人才,由此保证了学生近几年的专业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都在90%以上。学校一直坚持与各大用人单位的交流和合作,相互达成了足够的默契,积累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基础,所以在他们对北洋信任和了解的前提下优先与我们合作,保证所有就业的学生工资待遇超出威海地区的最低工资保障线,基础工资在2500以上,热电专业工资在3000以上。

(五)职业发展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重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看重培养学生生活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岗位适立能力、岗位迁移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等,努力塑造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有生活品质和敢于担当的人才。

2019年学生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

一等奖人数

二等奖人数

三等奖人数

威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4

首届上合组织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艺术设计与绘画赛项



1

2019山东省中小学生创客大赛

4

4

2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建立由各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全程指导专业的建设。通过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各学校相关专业的招生情况、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实训条件、 师资情况等方面的专业现状。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而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不断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门化的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以此为依据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从岗位工作需求出发构建技能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育教学改革

1、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求学需求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改革,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教学局面。

2、具体措施

  1. 学校公共基础课:学校开设有语文、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确保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 专业设置: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了财经商贸、信息技术、能源与新能源、轻纺食品、旅游服务、公共事务、交通运输等七个专业大类,包括电子商务、计算机平面设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平面媒体印制技术、社区公共事务与管理、航空服务 ,共计7个专业。

  3. 师资队伍:通过组织教学观摩、主题讲座、经验介

绍、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学改革观念和做法的推广、应用,也开始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行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课教师,建立一支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兼职教师队伍,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

  1. 课程设置: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素质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文化课教学计划,使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总时数的比在4:6左右。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科研和教学联动机制,集中各专业智慧,深化“工学结合、能力递进”、“工学结合、教产融通”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进行了专业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推进各专业课程设置,为今后我校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3. 信息化教学:加强信息化辅助教学。学校90%以上

的老师能会计算机和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能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在平时的教学中,70%的老师在课堂上能运用课件辅助教学,80%左右的老师能完成简单的PPT课件制作。

  1. 实训基地:学校现有实训基地2个、实训室8个,其中有3个形体室,5个电脑机房,还有阅览室1个。加大了校内职业技能实训设施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拓展了原有实训室功能,力求融实习实训、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校企合作在校内运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教学资源建设: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引用钉钉平台,建设了教学资源库,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和优秀教学资源,为全校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教师培养培训

2019年学校累计投入教师培训费用40余万元,开办了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两期、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40余人次,教师受训面达到90%,培养出多学科都能够胜任的教师6人,不仅全面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造就了一批专业性较强的师资力量,满足了学校专业调整、转型的需要。

学校坚持以校园核心价值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文化为引领,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等9项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制度;采用全员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以4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重点,成功培养了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10名、“双师型”教师8名,聘任兼职教师3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每学期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示各专业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执行教学规范、坚持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增强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学习, 向全校师生展示教学成果,通过活动,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每周开展公开课教学,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校下发了教师学历提升和下企业锻炼的专门文件,鼓励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有企业能工巧匠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联合教学团队,引进、转化企业的生产项目,将企业生产案例、工艺案例引入专业教学,提升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工程性。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证书考核,没有获得“双师型”的专业课教师不能参加高一级岗位聘任。每年对企业锻炼的教师进行检查,到校汇报下企业锻炼的成效。

(四)规范管理情况

我校细化学校内部管理。从物的管理到人的管理,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逐渐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制度约束人,制度促进人,制度造就人的新局面;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校园内建设有学校特色的国学经典文化长廊,让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努力营造一个整洁文明又显露学校个性的育人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建设有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园网络环境,让校园网成为育人的新平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逐渐摸索一套符合本校情况的师训方案,锻造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

学校、党支部通过行政例会、班主任月例会、全校教职工会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等形式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责任意识,凝聚力量,创新服务,立德树人,不断为社会提供诚信可靠优质的教育,创新提出“四德”管理理念,即“德业双强”、“德艺双馨”、 “德技双优”、 “德政双能”,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健康发展。

我校遵循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理念,使学校各项政策和规定能体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促进职教工作规范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不断深化中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学校资源分配向教学部门倾斜,不断地增强教育教学实力。

  1. 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修德励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新任班主任要经校委会研究确定,每学期均要举行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形成了班主任周例会制度,制定了《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对班主任周、月、期、年进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班主任津贴及评优评先职级晋升挂钩。二是加强文化育人。利用学校特点,养成了师生“坚韧不拔、匠心长存”的精神特质,催生了以“砺技”为价值内核的“阶梯校园文化”。三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第二课堂育人。通过军训、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团学活动、社会实践、文明风采大赛、文明寝室评比、德育整训班等形式把德育工作延伸到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

    管理落实教育,方法体现艺术,服务温暖人心。校园内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文化长廊,有学生亲手绘制的图画,让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努力营造一个整洁文明又显露学校个性的育人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建设有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园网络环境,让校园网成为育人的新平台。以爱治校,以德育人,一切从爱出发,针对青春期和住校的特点,老师以父母的角色全时段用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校党支部为引领,密切属地办事处的关系,深入属地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使公益活动成为学生品行培养的载体,为学生搭建德育实践平台,带领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增长感悟,提高品行,比如关爱自闭症儿童、为金婚老人拍婚纱照、与瀚洋哥哥共成长等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工匠精神。

    (六)党建情况

    2007年成立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29人。设置管理、教研、后勤等五个教职工党小组和一个学生党小组。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培养品学兼优特色人才为目标,凝聚力量、创新服务、立德树人,不断为社会提供诚信可靠优质教育,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适用人才,学校党支部被评为省级、市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在学校发展上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打造“德业双强”的民办学校。一是加强组织建设。1、实行交叉任职。党支部3名成员全部进入校委会,分别担任副校长、工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职务。健全了党支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制度,确保方向不走偏。2、创新组织覆盖。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设置管理、教研、后勤等5个教职工党小组和1个学生党小组,确保党组织覆盖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健全支部成员联系党小组制度,指导工作落实、落细、落地二是确立学校发展理念。1确立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特色办学、优良服务、质量立校、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2、确立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教育改变学生,管理落实教育,方法体现艺术,服务温暖人心”的优质教育理念。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扎实开展志愿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到社区报到,亮明身份、搞好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夕阳红婚纱摄影等志愿活动20次,

    在队伍建设上发挥凝聚作用,打造“德艺双馨”的教职工队伍。,校党支部把关爱教师成长作为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出“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关爱人才”的口号,实施三个环境营造,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教师。针对当前有关民办教育的地方法规尚未完善,从公办学校调入的教师担心待遇保障、缺乏归属感的问题,党支部积极向区工委、街道党工委等反映,争取上级支持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实行绩效工资和职称工资制,教师工资每年按照10%的比例增长;设立关爱基金,先后为生活困难职工提供帮扶资金10余万元。营造了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近两年来没有一名教师辞职,教师平均年龄40岁以下,成为了学校发展的骨干和中坚。二是营造优异的人文环境,形成和谐工作氛围。支部围绕教职员工人格修养提高和人际环境氛围营造,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定期组织优秀党员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先进事迹宣讲,督促党员教师以党章为标准,以先进党员为榜样,开展自我批评、自查自纠、自强自新等活动,使党员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发挥出模范带头、骨干引领、争先创优的作用。建立了“师德讲堂”,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和聘请专家学者开讲,弘扬师德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三是营造优质的创业环境,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教职工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在教学育人上发挥导向作用,打造“德技双优”的优秀人才。

    党支部着力把德育作为立身之本,技能作为谋生之技,通过三个加强,打造“德技双优”的优秀人才。一是加强德善教育。2015年,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北洋正德微善社,党支部副书记任社长、党员师生骨干任理事会成员,坚持“日行一善,积微善成大德”的理念,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国学教育、公益活动等,号召每天在校擦一块玻璃、拾一次垃圾,每月到社区参与一次活动、服务一户居民,每次假期回家帮父母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等,教育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有孝心、重公德,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宣扬“梦想离你很近、努力即能实现”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怀揣梦想、练好技能。目前,一批优秀毕业生得到社会充分认可,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8%。三是加强人文关怀。支部班子成员、党员教师坚持做到六到家,即“新生入学走访到家、贫困学生帮扶到家、大病住院看望到家、传统文化学习到家、专业技能掌握到家、学生就业安置到家”,随时关注学生动态,真正关心学生成长。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开发,目前我们的校企合作单位已达到60余个,其中省级重点企业多个,这些企业不仅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保持着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他们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传授行业先进技术,训练严谨工作作风,让学生受益匪浅。这种校企合作的效果非常明显,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办学模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保障。我校印刷专业与威海市红太阳彩印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多年,经验已经成熟。在此基础上2014年推出“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方案,2015年我校又与威海第二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经威海市、经区教育局批准开设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专业,2016年为响应市委办关于加强社区建设与社区专业人员培训的需要,我校与西苑街道办事处对接,开设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2017年、2018年新增威海市热电集团,荣成市昊阳集团,范缇纹电子商务公司等校企合作单位。我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是双赢之举,企业指派熟悉公司销售、管理、储存等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定期到校指导校内实训,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的实践操作和顶岗实习,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理论丰富的师资队伍,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理论充电。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自身优势,强强联合、共谋发展,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2019年引入企业泰丰印务有限公司,为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实训提供更专业的平台。设计工作室的引入,带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向更高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二)学生实习情况

    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我们把学生的实习活动作为主要工作做出安排,分为校内实习与校外顶岗实习两个部分。校外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严格按照国家实习条例要求执行,实行对口专业实行校内实习每学期将实习实践确定在280个学时以上,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住、理解透理论知识,同时提高操作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练就工作本领,彰显学习成效。校外实习,学校、企业、家长签订三方实习协议,并采用第三方软件打卡定位,每周至少派老师所有岗位巡检一次,2019年所有专业共安排实习单位47家、岗位200余个,各专业实习学生共计248人次。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一大批合格人才。他们担当起了顶梁柱和生产技术骨干的角色,部分学生已走上了中高层管理者岗位,有关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学生大加赞扬、充分肯定,满意率高达90%以上。

    (二)社会服务

    1、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色,做好区域经济建设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学校长期为社会提供各种短期培训服务,包括残疾人技能培训、第二岗位技能培训等,2019年各种培训达1271人次。

    2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我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将太极、书法、剪纸等国粹引入学校课程,每个班级均开设太极及书法课,让学生强身健体,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3、组织了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学校的发展依靠社会力量的推动,学校的进步、学生的成长感谢社会的厚爱和关注。自去年开始,学校就发起成立了微善社,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开展敬老护老、冬季清雪、助残帮孤、义务照相、义务宣传、街道清理、爱心陪护、美化井盖等诸多活动,并积极参与了地方政府组织发起的大型公益事业,受到地方政府和市民的赞扬和肯定。

    (三)对口支援

    对于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对符合减免学费条件的学生全面减免,对可以享受助学金的学生通过考核推荐均按最高标准发放。与之同时,学校在新生入学时便全面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对特困生单独做出标记,专门委派老师进行家访,及时提供救助措施和保障资金。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符合国家资助条件的学生全部给予每年减免2500元学费的政策。

    (二)政策措施

    政府对民办学校扶持力度越来越大,2019年威海市教育局为我校提供各种师资培训及其它政策扶持。经区管委、教体处对我校评为计算机专业市级示范专业给予资金奖励。

    七、特色创新

    (一)以党建为引领强根固本,以德善教育塑造完善人格,以技能培训铸就工匠品格,培养德技双优的大国工匠。

    二)建设德育实践基地。成立了北洋正德微善社,坚持“日行一善,积微善成大德”的理念,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公益活动等,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目前在校师生二百余人在民政局网站注册为志愿者,号召每天在校擦一块玻璃、拾一次垃圾。

    与社区共建共驻,每月到社区参与一次活动,每次假期回家帮父母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等,教育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有孝心、重公德,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北洋学校有志成为爱的源动力,以一带十,以十促百,通过“发现爱、传播爱、点亮爱”将爱在家庭、企业、社会的每个角落传递。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每天早晨第一节课是20分钟的晨读时间,一致的内容全体老师和学生诵读《弟子规》《孝经》《大学》等经典,在北洋学校,践行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已成为自觉行动。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客人会驻足行礼,道一声“您好”,在宿舍、在教室,学生的物品被摆放的整整齐齐,教师、学生在食堂就餐食物不会出现浪费现象,在家庭里,北洋学校的孩子会帮助父母洗碗、洗衣服、做家务。在社会上,北洋学校的学生足迹遍布各个角落,他们每个学期都会到社区、公共场所清理卫生、扶老助残,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已蔚然成风。

    同时做好母亲节、教师节等主题活动。举办感恩父母、孝亲尊师等大型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懂得感恩,养成谦虚严谨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在校期间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以一个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教育学生做好人做好事的能力。

    (四)引企入校。将东方慧谷科技有限公司、泰丰印务等企业引入学校,提供校内实训机会,让学生提前了解、适应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适应职业的能力。

    (五)生活教育活动化、学科教育个性化、选修教育俱乐部制。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另一方面让学生走出课堂,多参加社会实践和交往活动,开展内务大比武、模拟面试、市场调研、我为父母做件事等活动,使学生从课堂上被动接受教育转变到在社会实践中主动接受教育,亲身感受身边的现实生活,从中认识问题、明白事理、受到教育,增强责任感,促进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学生自发组织、自愿选择、老师监管的模势组建并适时调整选修课俱乐部,开设书法、瑜伽、乒乓球、篮球、演讲、茶艺等十余种选修课,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释放学习压力、培养全面素质。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 生源不足。造成了学校生源不足和生源质量下降的局面。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学校坚持特色化办学,提出以爱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精品专业,坚持开拓校企合作新路子,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开拓出民办教育的新局面。

    (二)双师型教师不足。师资存在流动性,对此,我们的措施是:提高教师待遇,有针对性地注重引进高学历、多技能复合型教学力量,同时,加大老师的培养培训力度,采取业余时间补课学习或脱产外出培训的方式,让老师在短时间内达到上岗标准,努力最求最佳培训效果,实现预期的培训目标。

    北洋学校将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把北洋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四德工程建设的示范基地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摇篮。


    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

           2019年12月25日